呼伦贝尔市政府门户网站

网站首页 > 新闻资讯 > 旗市区动态

鄂温克族自治旗:从草原到云端“七链融合”育才模式破解牧区转型难题

发布时间:2025-06-17 16:38 来源:鄂温克族自治旗人社局 浏览:
【字体大小:

在广袤的内蒙古草原上,鄂温克族自治旗正以人才为笔、以创新为墨,书写着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篇章。2025年以来,创新实施“七支人才队伍”培育工程,通过精准化培训、电商赋能、文旅融合等多元路径,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双赢,为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“鄂温克方案”。

靶向培育:锻造转型“主力军”。面对草原过牧治理与产业升级的双重挑战,鄂温克族自治旗建立旗级培训联席会议机制,组建宣讲团深入嘎查,线上线下联动开展全覆盖技能培训。实施“头雁计划”,培育376名高素质农牧民,7名牧民获助理畜牧师职称,民族服饰加工、电商运营等专项培训惠及150余人。联合妇联、残联打造“北疆亮姐”品牌,落实重点群体就业兜底政策,形成“培训-认证-就业”闭环服务。

数字赋能:直播带货“链”全国。旗政府投资建设12个5G全覆盖直播间,创新“直播带货+源头直供”模式,推动草原牛羊肉直达全国餐桌。与百万粉丝网红合作试水生鲜直播,年货节带动14家本土企业实现线上销售360万元。供销社自主品牌“嘎查达”旗舰店向外埠扩展4家形象店,构建生产、供销、信用“三位一体”产销体系,2025年电商销售突破650万元。

文旅融合:手工艺品变“致富密码”。挖掘太阳花非遗文化资源,创业园企业通过“订单培训+回购”模式,帮助百余名牧民居家制作手工艺品,实现“一嘎查一品”就地就业。致富带头人厄鲁特牧人合作社带动32户贫困户增收,出台《乡村旅游接待户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》,培育文旅经营人才,拓宽牧民增收渠道。

长效支撑:智力下沉筑根基。深化乡村振兴“十个一人才计划”,选派科技副镇长、产业发展指导员等专业人才下沉牧区。开展“专家服务基层”活动,培训牧民千余人,三支创业团队推广生态养殖技术,推动传统牧业向集约化转型。旗总工会举办专题宣讲,工会力量成为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的“助推器”。

从“靠天养畜”到“靠技致富”,鄂温克族自治旗以人才链激活产业链的实践,彰显了“人的现代化”对边疆发展的核心驱动。正如旗人社部门在民族文化产业创业园的探索——当非遗技艺与现代就业服务深度融合,便能释放出激活一方经济的强大能量。这条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的转型之路,正为乡村振兴提供着充满草原智慧的答案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